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對 TSA 的抗議,層出不窮的荒謬

這星期,突然爆出一群家長對小三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的強烈不滿,認為給了學生很大壓力,有不少政客、議員亦加入譴責,而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亦高調加入

對於我這沒有子女又離開了校園很久的人來說,TSA是很陌生的東西。要了解它,可以看一看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的相關介紹網頁。根據考評局,TSA的目的「是評估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以改善學與教」,它「不會列出個別學生的成績,所以不會影響學生升班或升學。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成績也不會用作升中派位。」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在最近為TSA辯護時,強調TSA的「三不」:不會匯報個別學生成績、不會影響升學,亦不會用作學校排名。因此,學校毋須為TSA操練學生。

既然學生在TSA的成績如何,完全不影響學生的升學,那按道理學生不應有什麼壓力,因為就算交白卷,對學生亦沒有相干,那為何家長會如此抗拒?我相信是因為家長不清楚TSA的詳情。那向家長解釋的最合適人選是誰?難道不是每天和學生見面,定期和家長接觸的學校和教師麼?但是有不少教師們竟然沒有向家長解釋清楚,教協作為教師的一個組織竟然還火上加油!

教育局叫學校、教師不用為TSA去操練學生,教師不止不聽,還去恐嚇家長,將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這種行徑,可以用無恥去形容。

我相信不是所有學校或教師都是如此無恥。首先,成績好的學校、學生,巴不得有表現和表演的機會。學生成績不好的學校,恐怕亦不會為成績去操心。所以有強烈反應的教師和學校,是那些中游學校,又忍心為TSA去不人道操練學生的學校和教師。

一少撮的無良教師,竟能製造出如此風波,可見普遍香港人分析能力弱,不能獨立思考,易受「有心人」的唆擺。

對TSA的更改建議

要那些冥頑不靈的學校和教師不去操練學生,恐怕很難,相反要令學生家長心甘情願去讓子女接受TSA評核,可能還較容易。我提議TSA只需作一改變:不用全部學生參予考試,只需校內成績最好的三份之一作為代表便可。頂尖三份一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平時亦應會自己用功,不必怎樣特別操練,就算操練,亦不以為壓力、不以為苦。其他中下游成績的學生便不用為TSA操心。

在家長方面,子女如能代表學校參予TSA考試,是代表成績好,家長會引以為榮,到時是爭著為子女去爭取參予機會,不會再埋怨說自己子女要為TSA去操練了。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曾健超被毆事件

曾健超有沒有被毆,相信無可爭議,在鏡頭下,肯定是有。

所以,如果將事件淡化,是很難向社會交代,亦不會得到大部份市民認同。所以,正式進行法律訴訟,更好將事件前因向公眾交代清楚,包括曾健超向執法警員倒懷疑是尿液的液體。說是「懷疑」,因為(很奇怪)好像沒有傳媒正式問過曾健超是否倒尿,另外,曾有說法指曾健超還有其他襲警行為,如今正式上法庭,正好讓全部實情向公眾點明,七名警員為何有如此怒火。

我不支持佔中,更不支持挑釁警方的行為。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毆打市民都是不對的,所以我認為亦要對該七位警員進行檢控。

不過,在判刑時,我認為法官要考慮以下幾點:
  • 曾健超是主動參與佔領、主動倒尿去剌激警員,相反警員是被動派往執勤。
  • 警員受過技擊訓練,但多名警察「拳打腳踢」曾健超幾分鐘,曾健超竟未有嚴重受傷,是否因為施襲動機是教訓他和泄憤,並非要蓄意造成傷害。
  • 若果不是曾健超挑釁警方,七名警員不會因而犯案,前途盡毀。

香港俚語有云:「先撩者賤,打死無怨」,雖然是過激了點,但正正點出公認的價值觀。七警其罪當罰,但其情可憫,希望法庭能輕判吧!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1000美元一顆藥丸

最近,有親友問關於一種治療丙型肝炎藥丸,在香港是否處方藥物。該藥物是「Sofosbuvir」。親友有此一問,是因為他有朋友在國內診斷染上丙型肝炎(簡稱丙肝),在國內購買該種藥物相當昂貴,一樽40顆要人民幣6千多元,平均要人民幣165元,即大約HK$200一顆。

我於是在網上嘗試搜尋一下,赫然發現原來 Sofosbuvir 是美國藥物公司發明,美國售價是1,000美元一顆!

是1,000美元,即是大約HK$8,000一顆!

那國內賣HK$200元一顆,豈不是便宜40倍?是甚麼回事,難道又是假藥?原來內裡因由有點複雜。

Sofosbuvir 最初在1998年由一間名為 Pharmasset 的美國公司開始研發,由於該藥物的開發前景很理想,Pharmasset 於2011年被一間大生物科技公司 Gilead Sciences 以 110億美元收購。2013年,Sofosbuvir 研發成功正式獲准開售。在有 Sofosbuvir 這藥之前,治療丙肝要用有很多副作用的干擾素,療程亦長,成功有效治癒率亦不是很高,Sofosbuvir 在各方面都優勝很多。可惜,一顆 Sofosbuvir 的開價,是1,000美元,而整個療程要12個星期,即是要8萬4千美元(大約65萬港元)!

但國內買到的,比美國的便宜40倍,那一定是假藥了?不一定。

說「不一定」,是因為HK$200元一顆可不排除是假藥(.....國內較多造假,是事實),但亦可能是真藥!為甚麼國內的會便宜那麼多呢?因為據聞那隻是印度出產的水貨藥。我不知道印度水貨藥入口到國內賣是否合法,撇開出入口管制因素,為何印度版的,便宜那麼多呢?原來 Sofosbuvir 的研發公司 Gilead Sciences 在印度的專利申請不被批准,於是 Gilead Sciences 轉為授權一些印度藥廠,以不同品牌名稱去生產平價 Sofosbuvir ,售賣給一些較窮國家的病人。於是,一樣是含 Sofosbuvir 的化學品,在美國由 Gilead 生產的品牌叫 Sovaldi,賣1千美元一顆,在印度的有 Hepcinat、MyHep 等,大約 720 印度盧比,即大約 HK$90一顆。

但就算印度以HK$90元一顆的價錢,仍是有利可圖吧?那究竟生產成本是多少呢?估計只是1.6美元,即大約HK$13!

從幾個價錢去比較,可以見到 Gilead 搾取的暴利。

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下價格昂貴的藥,發覺有比 Sofosbuvir 更貴的,但通常是用來治療很冷門、病人數目很少的病症。藥廠為少數病人去研發藥物,每個病人平均要付出更多,可以理解,但對於丙肝這病,在世界上的病人極多,要收回成本,再加上可觀利潤,亦不用如此天價!

相信 Gilead 有此膽量訂出如此天價,是因為明知丙肝患者如要有效治療該症,是無其它選擇,就算再高昂價錢,亦要任由宰割。

我不清楚香港賣的 Sofosbuvir,是美國價錢還是印度價錢,我估計香港不算是貧窮地區,會是美國價錢。如果我或者親朋不幸染上丙肝,我會研究一下是否能買到印度版 Sofosbuvir,或者能否直接到印度購買帶回香港。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首名中國人得獎者屠呦呦因為研發瘧疾特效藥「青蒿素」而得獎,她沒有利用青蒿素去謀取暴利,和 Sofosbuvir 開發商相比,人格真是高下立見。


附:


有興趣多了解的讀者,可在網上搜尋一下 Sofosbuvir。以下為一些相關網頁:

1.     關於 Sofosbuvir 的前因後果
        Clinical marvel, financial failure: the tragic tale of sofosbuvir
2.     一個澳洲人到印度買 Sofosbuvir 的日誌
        My Hep C Diary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港大副校長委任風波

上星期二(9月29日),港大校委會不接納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擔任學術及人事資源副校長的任命,於是泛民中人群起反對,過去的星期日(10月4日),泛民的友好傳媒香港電台的節目《城市論壇》仍然以此為題。

我在校委會上星期二開會去決定任命與否之前,已經寫過一篇網誌,對泛民在事件中所作所為,表示不恥。如今更有學生代表馮敬恩披露(其實係選擇性披露)多名校委的發言內容,違反保密承諾,《城市論壇》亦是以此洩密的對錯為主題。我不想花時間去詳細批評這洩密事件,只是簡短選幾個重點談一下。

馮敬恩披露了五六點反對的理由,但難道多個小時會議就只是談了這廖廖幾點?為什麼一點支持的理據者沒提出,是否支持理據根本不堪一提?

馮敬恩引述盧寵茂指責陳文敏沒有在其跌到後致以慰問(show sympathy),作為其中反對理由。泛民支持者於是硬要針對,認為理由荒謬。首先,馮敬恩將「show sympathy」譯為「致以慰問」,根本並不準確,但不知是香港傳媒水平低,竟然照單全收,廣泛採用!當然,不排除泛民友好傳媒有心將錯就錯,因為可以作為攻擊理由。「show sympathy」應該是「表示同情」,並不是要求陳文敏去聯絡盧寵茂去慰問,是希望盧寵茂作為港大一個教授,受了傷,亦被廣泛報導,陳文敏作為事件的重要角色,表示同情亦很合理。而且,提名陳文敏出任的副校長,職責正正包含「人事資源」,他不更應有關心受了傷的教職員的心麼?

《城市論壇》節目裡,有嘉賓副教授質疑馮敬恩作為年青人所有的人生閱歷,對公義的判斷是否準確,另一個出席嘉賓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葉建源立即維護,並說年青人甚至中學生已經很有能力,不應抹煞云云。

一般來說,青少年的分析力和對世途險惡的認知,不如有人生經驗的成年人,是合常理。不是說青少年所說一定是錯所以不用理會,但作為成年人,聽了青少年的「意見」,應該分析,對的才採納。葉建源這種拍青少年馬屁,把青少年捧上天,很多時見於想利用青少年為為打手的陰謀家,例如當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利用紅衛兵、非洲很多軍閥和恐怖組職伊斯蘭國喜歡將少年甚至小孩訓練為殺人機器。泛民一再吹噓青少年意見的重要性,要成年人必須要聽從,其實是要挾「青少年」令天下人!

陳文敏有如此政治關連的人如出任香港大學要職,而且職責涉及人事資源,會否因為政治立場去刁難或篩選走不同政治立場的教職員?就算陳文敏自問能將政治與人事分開,但相信會有不同政治立場的學術界中人,因為陳文敏的政治立場,不敢或者不想加入港大,這是否合符港大的利益?

港大作為學術機構,根本應該與政治分割,港大的重要職位,根本不應由有鮮明政治立場的人出任。與其要校委會解釋否決原因,那副校長物色委員會更應出來解釋為何推薦陳文敏,為何沒有其他選擇?